[导读]:

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提供删帖服务的,是否构成犯罪?

对于这个问题需要区分两个情形,第一,如果个别网名偶尔的帮助他人删帖,并收取一定的费用,一般情况下,不应当认定构成犯罪。第二,若行为人以此为业(以营利为目的)的,则可能涉嫌犯罪。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什么是违反国家规定?刑法中所述的违反国家规定指的是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11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8号)规定,对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经营许可制度,即行为人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行为人擅自删帖行为不仅扰乱网络秩序,而且也破坏了市场管理秩序,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从形式上看,行为人擅自删帖的行为可能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但还有一点需要审查,即删帖人是否存在营利行为。如果删帖人以营利为目的,为他人提供有偿的删帖服务,达到了法定的入罪条件,则应当构成非法经营罪。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删帖这个行为上,并不要求行为人明知所删除的信息为虚假信息,即信息是否虚假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提供发帖服务的,是否构成犯罪?

行为人提供发帖服务,亦可能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当然,除了要求行为人具有以营利为目的之外,还需要审查行为人是否明知发布的信息是“虚假信息”。如果按照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必须要求行为人明知所发布的信息是虚假信息。如果行为人虽然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了有偿发布信息服务,但发布的信息是真实的,那么,即使行为人收取了一定的费用,也不应当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删帖或发帖,达到什么标准就构成非法经营罪?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非法经营犯罪活动,主要体现在具有营利性目的,所以,行为人除了已经实施了法律规定的客观行为之外,还应当达到法定的犯罪数额标准,只有满足这些条件后才能构成犯罪。

(一)个人以营利为目的,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以上。单位以营利为目的,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

(二)如果行为人实施前述行为,数额达到前述数额五倍以上的,应当属于非法经营罪中的“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根据规定,需要对行为人按照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标准处罚,同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财产刑。